心灵可以放飞——古丽·斯坦绘画谈片

龚云表

1

文章的题目就借自Gulistan古丽斯坦的一首诗。诗题《心象》。诗中她写道:

人类逃不出
时间和空间所编织的轮回之花
但是心灵可以放飞
关于时间,关于空间
关于人类的心灵空间
并列在一起形成“音符系列”
然后进行对“存在”的追问
…………

或许就是这样。艺术只对能够在心弦上引起震颤的人传递出音符。时间和空间只为心灵而“存在”,也只因心灵产生意义。于是,对于Gulistan古丽斯坦,绘画,艺术,便只是她心灵的一次又一次的放飞。

在Gulistan古丽斯坦的绘画里,仿佛一切都被分解,而又经她的手被重新组合——光线、明暗、色彩、线条、形象、构图……所有这些似乎都无所谓起始,也无所谓结束,只有属于心灵的时间和空间,在连续不断地流淌和扩展,在不停地放飞。

2

笛卡儿说:“我思故我在。”

世界由两种不同的实体构成——心灵和物质。人是经验的主体。人所在的世界除了自身之外,都是由他自己所观察的物质对象所构成。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世界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世界。

Gulistan古丽斯坦也有她自己的世界。她的世界是一个优雅的世界。她把一切“不雅”都摒弃在目光之外,剩下的便全是“优雅”。

继承笛卡尔衣钵的胡塞尔写了一部《现象学》。他在书中说:“内在于‘我思’的一种目光朝向客体,此目光从自我中不断涌流,依据不同的行为而具有不同的性质。如果你正在知觉,它是知觉的目光;如果你在虚构,它就是虚构的目光;如果你处于喜欢的情绪中,它就是喜欢的目光;如果你只有意愿,它就是意愿的目光,等等。”

Gulistan古丽斯坦始终让自己处在优雅的情状之中。于是,她所具有的,自然就是优雅的目光。

“优雅”,是Gulistan古丽斯坦所拥有的最大一笔财富。套用笛卡儿那句名言的格式,便是:“Gulistan古丽斯坦画,故优雅在。”

3

艺术的本质,是回到目光所及之处。即回到视觉主体和视觉对象,回到自然的本质,而视觉的焦点则始终指向现实世界的真实性。这种真实性,不是客体的再现,而是主观的表现;不但是“在者”,而且是“存在”。它是一个被内心体验过的世界,同时又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外部世界。

Gulistan古丽斯坦用一种对生命的注视方式,去接近、捕捉和发现被内心体验到的纯意识世界中最本质的所在。她的《瞬间宁静·被照亮的海》、《阁楼上的太阳》、《远送音乐的猫头鹰》、《记忆的性质》中的钢琴和高跟鞋、《丢失的记忆》中的人体……无一不是她内心体验和“视觉所及”的体现方式理解的物象。这是一种对物象的“存在方式”的摹写,这种“存在方式”,既有时间的接续,又有精神的蕴藏,更经过她心灵的过滤和提炼。

海德格尔对于凡高的油画《农鞋》的本体论分析中有一段常常被人们引用的文字,不妨让我再来引用一次——因为它对Gulistan古丽斯坦同样适用。海德格尔说:“自我藏匿的存在被照亮,这类光把它的光芒融进作品。被融进作品的光芒就是美的事物。美是一种方式,在其中,真理作为揭示产生了。”

4

Gulistan古丽斯坦的画是押韵的。

看Gulistan古丽斯坦的画,直如在读一首首骈俪排偶、顿挫平仄的小诗,朗朗上口,能够读出节奏和音韵。她的画,形态各异,却分明都是用一串串音符和韵脚构成的和声的复调,使和谐成为可能。它们在观者心中产生回声,激起人们反复吟诵的欲望。

在Gulistan古丽斯坦的画面上,那一把孤独地竖立着的凡陀林,一本打开着的纸页泛黄的小书,两扇被轻轻掩映的窗棂,几个闭着眼睛表情木然的脸庞……这一切都毫无阻隔地映入你的眼帘,但又不仅仅是这一切。悠然间,它们便会在你的心头组合成一首优雅的小诗,如同阿赫马托娃用她特有的纤细敏感的情思写出的诗句:

桌子上挂着晚间的时钟
空白的一页已难以挽回
金合欢发出尼斯的温馨
月色中一只火鸟在高飞
仿佛明天需要绣上辫子
我把发绺紧紧编入夜色
我不再抑郁,凭着窗俯视
大海,眺望着沙质的土坡
…………

诗歌需要想象。艺术同样需要想象。而只有把艺术交给心灵才会产生想象。威尔斯曾这样谈到塞尚:“塞尚——艺术中唯一的现实主义是想象。只有这样,作品才能逃脱对自然的抄袭而成为一种创造。”也因此,塞尚将艺术创作的出发点概括为:“我们生活在一种有形诗歌的核心。”

Gulistan古丽斯坦就始终让自己生活在这样的核心之中。

5

《记忆的性质》是Gulistan古丽斯坦近几年创作的几个系列作品中的一个。

人的意识往往沉睡在记忆的思维库里,尽管有些时候它的甦醒需要人们自身的提炼和引发,但它却是我们认知自然的必然途径。有时或许对于记忆的体验并不是那么直观清晰,有时又会以一种朦胧的灵感形式出现。但是朦胧又有什么不好?朦胧的本身不就是诗?!不就是美?!

Gulistan古丽斯坦将朦胧纳入画面,体验记忆的性质。这种朦胧并不是暧昧,而是耐人寻味的丰富。当我试着让目光进入画面,便发现这种朦胧的意象瞬间变成了我联想的 “多米诺骨牌”,它调动了我的想象,引发了我的体验。但是,这种朦胧的意象,究竟是画面所要表达的,抑或是对“表达”本身的掩饰和回避?究竟是记忆的性质原本就该是朦胧的意象,抑或是有意设置的“迷宫”,不由你不调动你的体验和想象,对它作出一次又一次不同的解读?

由此,我又注意到了Gulistan古丽斯坦在画面上留下的那一片片“空白”。

这些“空白”,为我们提供的依然是一种想象的体验。只是这是一种“别样的体验”。哲学家们将其称为“超验”。正是这种“超验”,让物象的不完善变得完善,不清晰变得清晰。我们看到的是“空白”,又抑或不是无限的可能?!需要的,只是观者对于自身思维意识和想象力的发挥。

6

去年8月的一天,我走进展厅。墙上挂着Gulistan古丽斯坦的绘画作品:《大地的音符》、《空气中的音乐》、《呼唤美丽》、《东方漫游》、《灰紫色的风景·忧郁》……

我心里忽然生出一个问题:这些画为谁而画?

也许从来没有人这样问过Gulistan古丽斯坦。我也并没有真的这样问她。

但我想,这些画,既不是为她自己而画,也不是为别人而画——画是自然涌现的。

Gulistan古丽斯坦当然知道会有人来看她的画。可是,知道有人看,未必就是有意画给别人看。她画画,不停地画画。既然画了,就不在乎别人看。当然,也不在乎别人不看。

丢勒说:“艺术深藏在自然中。”这里所说的“自然”,是“大自然”,也是“如其本然”。是“大自然”的春花秋月,夏日冬雪;也是“如其本然”的自然而然,从心所欲。既然画是“自然涌现”的,那么画画必然成为画家的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。而生活既是自然的,又是艺术的,那么便能体味到:真实的才是自然的,自然的才是真切的。又何必在乎自己到底是在为谁画画呢?

现代派诗人卞之琳有一首名为《断章》的小诗:

你站在桥上看风景
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
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
你装饰了别人的梦

看风景的人被别人当风景看你,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成为了一幅画,也能连同你和你的窗子一起去装饰别人的梦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。角色可以互换,也可以倒置,但是你还是你。无关乎别人,只要顺其自然就好。

7

出现在画面上的色彩,通常只是作为画家心中的一个主观因素而呈显的。

Gulistan古丽斯坦喜欢黄色调。

不知是否受她导师尚扬的影响。尚扬的风格多变,但对黄色调的偏爱却保持至今。尚扬自己也说过:“我很看重用长长光波打动人感官的黄色。于是,我采用了这种较为单纯的黄色调。我偏爱单纯的表现,在某种意义上,单纯比复杂品位更高。”

我深以为然。但是我更在Gulistan古丽斯坦的黄色调中看到了一种超现实的神秘和梦幻。这是她疏离现实世界,转向主观意象,以一种象征性的表述方式喻示生命成长的心灵色彩。

什么是心灵的色彩?Gulistan古丽斯坦有自己的回答。她选择了黄色调,并且随着她笔端的移动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表达,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梦幻的神妙的空间,等待着人们去揭开一层又一层面纱。

8

曾经有人问巴尔蒂斯:“你为什么要画画?”

巴尔蒂斯答道:“我的绘画是一种祈祷,因为我是一个信徒。”

那人又问:“那么,祈祷者的视觉表现是什么?”

巴尔蒂斯又答道:“仍然是绘画。”

如果有人同样问Gulistan古丽斯坦,那么我相信,她一定也是这样回答。

—2007年立春于上海

One Response to “心灵可以放飞——古丽·斯坦绘画谈片”

  1. mirsali,jimkashgar Says:

    I for you prond.thank you uyghur girl.